![]() |
![]() |
|
創刊日 2010.01|發刊日 2017.06|第 33 期 | |
圖書館首頁|其他卷期 |
︿ 目 次 ﹀ |
主編的話 |
![]() |
|
特別報導 |
![]() |
||
服務動態 |
![]() |
||
![]() |
|||
![]() |
|||
活動看板 |
![]() |
||
![]() |
|||
![]() |
|||
![]() |
|||
電子資源 |
![]() |
||
館務動態 |
![]() |
||
![]() |
認識線蟲—白堊紀迄今存在的物種 |
[數位資源組‧陳洢伊] |
我的生命 我從距今約3億5千萬年前就已經存在,經過白堊紀世界物種大滅絕時代,至今仍存在的物種。 我的特點 體型甚小、透明不易察覺,存在於複雜的土壤結構中,再加上我所寄生的植物,不會於短時期內死亡,而呈現逐漸衰弱現象,以致令人誤以為是土壤肥力不足所致。 我的大小 我的長度僅0.3至3公厘,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我。 我的生活圈 植物的所有部位包括根、莖、樹幹、芽、葉、花及種子都是我攻擊的目標。 我的家族 我們可是龐大的大家族呢!大多數的我們是根部取食者(root feeders),我們大部分是在土壤、根、植物組織或其他地下部位中完成的,我的親戚有「根部寄生性腺蟲」,如:根瘤線蟲;還有「莖、葉及種子寄生線蟲」,如:葉芽線蟲、小麥腫癭線蟲。 我的偉大目標 毀天滅地!看到大家為了消滅我們,而永無止盡的使用殺蟲劑、傷害土地,我就覺得我們線蟲王國真是太強大了,你們是消滅不了我們的!
線蟲危害植物的方式可分為: 一、 內寄生:植物寄生性線蟲破壞植物表皮之後,整個蟲體自傷口處侵入植物組織,繼續破壞鄰近組織,尋找適當的部位寄生,如現場所展示多個「根瘤線蟲」就是屬於此類。
二、外寄生:此類線蟲只要把口器插入植物組織裡,就能吸取養份。如現場所展示的「水稻葉芽線蟲」即是屬於此類。
感謝植病系蔡東纂教授與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線蟲研究室提供展品。
參考書目 蔡東纂(民94)。台灣植物線蟲病害圖鑑。臺北市: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
中興大學圖書館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電話:(04)22840290 傳真:(04)22873454 |
發行人:蘇小鳳 召集人:黃俊升 主編:潘思樺 行政編輯:方光乾 資訊技術:資訊組 編輯小組:朱家葳、胡亦君、李素玲、方光乾、陳瑛倫、羅威 |
著作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
|
• Copyright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