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報導

回目次

 

探索木材的創意殿堂專訪森林系蘇裕昌教授

[數位資源組‧陳洢伊]

 

b21

  唐朝詩人杜甫在《古柏行》中有云:「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以此詩句歌詠古柏的參天挺立,向下扎根根穩固如磐石。樹木是大地賜給我們的美好禮物,不僅涵養水源、調節水流、保護土壤,其所產生的木材,更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歡迎與我們一同在木材及造紙的世界,與為此研究了30多年的蘇教授見證該領域的發展成果。

求學經歷與過程

  蘇老師念完大學後到日本留學,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回台於林試所工作19年,之後在中興大學服務11年。老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造紙領域的研究頗深,不僅著作多,實務經驗更為豐富,堪稱結合學術理論與實務應用面的學者。

捐贈期刊的動機

   這次贈送給圖書館主要有兩份期刊,「木材学会誌」是研究木材科學的基礎與研究相關期刊;「紙パ技協誌」則是由日本製漿造紙工業所支持的期刊,內容包括基礎論說與論文研究及創新研究,是製漿造紙專業不可缺少的期刊。

b22

木材技術應用與發展

  蘇老師分享把樹木當成工廠的概念(Tree as a factory),樹木可以製造我們需要的物質,舉凡健康食品、醫藥品、工業產品等,如:口香糖內的一些成分(xylitol),就是從木材中萃取出來的;木材中的高分子現在衍生作為3C的材料,甚至運用在醫學上作為膠合劑。

  木材還能抽取石油、甚至可做成抗癌藥品,此外,目前最熱門的就是纖維素奈米纖維cellulose nanofiber,它的特性是很輕、很強、很小、反應性很高,可以跟很多材料複合。

 

造紙技術應用與發展

紙張的功能起初用於記事,從最初的3W:write(寫) wipe(擦) wrap(包裝),一直延伸到6W:包括work(功能性)、wear(衣物材料的機能)以及wits(藝術材料的感性機能)。可見紙張應用的功能性發展,已臻成熟階段,近年來受到環保意識影響,世界各國紙類回收也愈顯成效。台灣的紙類回收率78%,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二名,回收技術也很先進。

 

育林與伐林的平衡

        蘇老師指出,樹木對人類有很多益處,但樹木是有生命周期,樹齡愈高的樹木固碳量愈低,也會降低水土保持的能力,森林或樹木以至於任何生物,都有其再生性,具有汰舊換新的更替作用,應該在樹木還健康的時候砍伐下來加以應用,並重新植林,對自然生態會是較健康的循環。蘇老師對於造林育林必須與木材資源的利用間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提出一個觀點:環境保全跟資源的利用是要站在同一個基準點,而且要達到平衡,才是較健康的循環型森林資源經營。

 

     感謝中興大學森林系「製漿造紙研究室」團隊提供展品。

 

中興大學圖書館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電話:(04)22840290

傳真:(04)22873454

聯絡信箱:libnews@nchu.edu.tw

發行人:蘇小鳳

召集人:黃俊升

主編:潘思樺

行政編輯:方光乾

資訊技術:資訊組

編輯小組:朱家葳、胡亦君、李素玲、方光乾、陳瑛倫、羅威

 著作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 Copyright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