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 2010.01|發刊日 2019.06|第 41 期
活動看板 聰明避開投稿陷阱,掠奪性期刊研究攻略 參考組‧王春香
D1-1

圖片來源:https://thinkchecksubmit.org/

  小民是在國立大學任教的新進教師,年輕有為,對所學充滿熱情,有一天收到一封來自國際性期刊出版社的邀稿,看到信內載明有Impact Factor,認為是有學術影響力的期刊,且審稿時間相當短,於是不疑有他,開心地完成投稿,但同時被要求索取高額的出版費。小民向圖書館求證後,發現該期刊根本沒有Impact Factor,可能是掠奪性期刊,辛苦的研究成果... 。乍看之下,小民老師似乎是獲得難得的文章發表管道,但小心這可能是披著學術的糖衣,實際上進行詐騙的伎倆。

 

何謂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

  隨著開放取用(Open Access,簡稱OA)期刊的日益盛行,鼓勵作者自行支付投稿費,使研究論文得以公開免費取用,促進學術研究能見度。掠奪性或山寨出版社/期刊(Predatory Publishers/Journals)利用學者需要發表著作以爭取升等或學術榮耀這項特點,以網站或電子郵件詐騙手法吸引作者投稿,積極出版Open Access期刊,但他們只以獲利為目的,引誘作者投稿並支付昂貴費用,但文章審查與編輯過程相當粗糙,出版品質亦十分堪虞,對學術傳播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以下整理並歸納掠奪性期刊常見的可疑點,提供辨識期刊真偽的要領,以防遭到學術詐騙!

1.期刊網站資訊不全,如未說明所應支付的文章處理費、編輯群資訊不明確、缺乏投稿須知、未提供版權宣告與授權條款等。
2.期刊名稱冠上國際或國家名稱,如USA、International Journal、European Journal等。
3.期刊名稱前後不一致,如信件內文與主旨標題不一致,標題有出現USA字樣,其餘則以簡稱取代。
4.強調該刊文章亦被某某資料庫或Google Scholar收錄,條列出且附上超連結。建議應善用學術工具檢查,不要直接點選所給的連結。
5.頻繁殷切的催促邀稿,審稿異常快速,強調期刊編輯團隊為該領域權威,讓投稿者心動!

利用圖書館提供的學術工具,辨別期刊真偽

  強烈建議收到不明邀稿信件時,善用圖書館提供的相關工具查證後再送稿,一旦投到掠奪性期刊後,想要拿回自己的文章,通常都需要負擔一筆相當高額的費用,作者常常無法負擔,有時對學術成就會有相當負面的影響,以下列出幾項可供查證期刊的工具,

 

攻略1
透過Web of Science資料庫,確認Impact Factor是否屬實

1)連線圖書館首頁 > 電子資源查詢系統 > 輸入JCR > 連線InCites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2)輸入期刊名稱或 ISSN 查詢。若未收錄則在搜尋欄即提示Not Results Found;若一本期刊同時被 SCIE 與 SSCI 收錄,搜尋候選清單會有兩筆。

D1-2

3)點選 Go to Ulrich's 可查詢該期刊在全球期刊出版目錄資訊,包含已停刊訊息。

4)顯示歷年資訊,包含Impact Factor,每年6月以後,JCR資料庫會提供前一年的期刊影響係數及排名資料,例如:2018年6月後,才能查到2017年的資料。

D1-3

 

攻略2
有些期刊尚未有Impact Factor,但先被SCIE/SSCI收錄,您可透過下圖所示Clarivate Analytics所有產品的Master Journal List,查詢是否為SCI(E)或SSCI現行收錄(月更新)。

D1-4

 

攻略3
查詢疑似掠奪性期刊名單-Beall's predatory Journals and Publisher是由圖書館員Jeffrey Brall發起並持續更新的名單,網站亦提供相關新訊息與其他重要清單。

D1-5

 

攻略4
查詢具公信力的Open Access期刊或出版社清單,可使用以下網站查證

1) The 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n (OASPA,開放取用學術出版者協會)

D1-6

 

2) 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公開取用期刊指南)

D1-7

3) 由COPE 、OASPA、DOAJ 等成立的 Think. Check. Submit.網站
  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 (COPE; 出版道德委員會)、The 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 (OASPA; 開放取用學術出版者協會),以及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公開取用期刊指南)等發起成立了「Think.Check. Submit」網站,協助研究人員判斷期刊是否來自合法的組織。

D1-8

延伸閱讀
1.VIDEO: Jeffrey Beall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 How publishers dupe authors
2.Open access: All human knowledge is there-so why can't everybody access it?
3.Predatory conferences–A case of academic cannibalism
4.台灣為何成為掠奪性期刊的大肥羊?(天下雜誌專刊)
5.淺談掠奪式研討會(predatory conference)(科資中心)
4.中興大學圖書館108年4月12日「聰明避開略奪性期刊/會議的圈套,論文投稿有一套」講座現場錄影

 

參考文獻
1.中央研究院雙週刊(2018)。不可不慎的掠奪性出版,電子版1678期。
2.成功大學醫學院崑巖醫學分館簡訊(2018)。跳開掠奪性期刊陷阱,明察 Impact Factor,電子版371期。
3.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2018)。千萬別上當!「學術詐騙」期刊實際案例破解。
4.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2017)。慎防「學術詐騙」停!看!聽!。
5.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13)。小心學術有「詐」—您不可不提防「學術詐騙」,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訊,電子版109期。
6.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85,1-21。

上一篇回目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