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次
﹀
特別報導
回目次
燒杯裡的奇幻世界-專訪化學系洪豐裕教授談其書與事
[數位資源組‧李萌蘭]
顛覆刻板印象的化學書
想像一下「化學」書可以怎麼寫,才能充滿趣味性而非枯燥艱深,如何於各種的化學分子與元素反應中,令人躍躍欲試想要動手「做」化學呢?本校化學系洪老師將其教學研究的精華自104年起寫成《有機金屬化學》、《從解題著手懂普通化學》、《從解題著手懂配位化學》等化學系列專書交與出版中心出版,在在顛覆了一般人對「化學」枯燥難懂的刻板印象。與老師談到寫書的過程與困難,如何在有限篇幅內能深入淺出,又能整合各分科領域的普化教學,是一種艱困挑戰。在寫作過程中洪老師將哲理、故事等元素溶入著作中,並且將這門艱深難懂的學問描述得豐富有趣、平易近人。於專業論述方面,放棄從傳統講授方式來說書,而是從解題來剖析其堂奧,在書中即可模擬動手做化學,讓學子更能容易著手與學習。另外,洪老師在每章節前引用名人名句與內容呼應饒富趣味,例如在《從解題著手懂普通化學》「現代化學的本質及基礎觀念」的章節中(p.1),他引用愛因斯坦「關於這世界最不可理解的事,就是它竟然是可理解的」;在「自發過程與熱力平衡」章節中(p.155),老師引用的是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沒有東西是靜止不動的,一切都在流動」讓書充滿珠璣與哲理,每章還有「充電站」,加入與化學有關的各種名詞解說、定律定義及許多化學方面的歷史與知識及小故事,讓原本被視為冷硬的科學書籍有了嶄新的面貌。
生活中的化學事
老師談到教學生涯中,如何把看似艱深的化學教得引人入勝,最好從生活著手與故事結合,其實在生活中隨處都是化學,喝水是化學、炒菜是化學,任何物質組成都是化學,如果有哪一樣東西被宣稱不含化學物質,那就是真空,不存在了。老師並拿出一個小燒杯,一個玻璃燒杯看似不起眼,但卻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之一,實驗用玻璃器皿讓所有液態反應東西都顯而易見,方便觀察實驗進行。最初的玻璃成品是脆弱易碎的,但現今的玻璃製品卻可以比鋼鐵還堅硬,這都是化學界研究改良的成果;又例如每天喝的水,是由二個氫一個氧(H2O)化學分子組成,水是生命的源起,它在不同的狀態與環境中,會產生水、霜、雪、冰等等不同的樣貌,所以化學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存在的。在老師的《從解題著手懂普通化學》書中也隨處可見與生活有關的事物,例如在「電化學」章節「充電站」中補充「電動車的發展」及「電鍍廠排放污染的問題」(p.206);在「有機化學」章節「充電站」中提及「《寂靜的春天》」一書(p.297),內容為殺蟲劑對環境的影響,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習習相關。也問到老師是如何對化學產生興趣,老師說興趣的引發,往往都起因於末微的小事情,並講了件小時的趣事。小時候住家附近有個地磅站,有天來了幾輛卡車上面載著成堆的硫磺,過磅時超重,於是司機卸了些硫磺下來,卡車離去後,他好奇地撿了幾塊硫磺碎屑,回家時放進廚房的灶裏,發現竟產生奇幻的顏色變化,後來將熔融的硫磺丟進水溝裡也讓硫磺產生了各種顏色的轉變,令他深深著迷,從此對一切物質的變化產生興趣,進而投入化學的奇幻世界裡。
真理的追求者
洪老師於本校從事化學教學20餘年,曾任化學系系主任,並於103年為學校榮譽特聘教授,教學及研究成果豐碩,老師特別提到感謝本校出版中心,能夠將其畢生教學研究集結出書,每本書的誕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心血淬煉的結晶。最後,話題轉到信仰方面,洪老師是位基督徒,作為一位科學研究者,二者間是否會產生衝突,老師表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但對他而言卻一點都不衝突,科學界的重要理論「進化論」是科學家看到生物界後面的一些演化過程的推論,就好像推骨牌,一般會著重後面骨牌被推倒的變化,卻沒看到最初樹立骨牌及推倒骨牌的手。宇宙的創造也是如此,是有一位全能智慧的創造者,創造井然有序的天地。堅定的信仰讓老師更為謙遜,在科學及信仰領域孜孜不倦的追求真理,不僅有外在自然界的啟示,亦看見聖經內在的啟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言9:10)這句經文為老師作了最好的註解;在出版與訪談過程中,除了感受到老師謙虛與儒雅的氣度外,也見識到老師對知識的認真與執著,很值得後輩的我們學習。
中興大學圖書館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電話:(04)22840290
傳真:(04)22873454
聯絡信箱:libnews@nchu.edu.tw
發行人:蘇小鳳
召集人:黃俊升
主編:陳瑛倫
行政編輯:方光乾
資訊技術:資訊組
編輯小組:朱家葳、胡亦君、李素玲、方光乾、潘思樺、陳瑛倫、羅威
著作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 Copyright ©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