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 2010.01|發刊日 2022.03|第 52 期
特別報導 學術能量專區:人文社科領域論文撰寫
專訪圖資所 鄭琨鴻所長
參考組‧潘思樺
      圖書館為提升本校學術研究論文品質與能量,專訪本校各學院教師,針對研究生撰寫論文時,最常遇到的瓶頸與問題,提出建議與分享觀點。本期館訊很榮幸邀請本校圖資所所長-鄭琨鴻教授,來與同學談談撰寫論文的技巧,以及老師做研究的心路歷程,期望能給予本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同學一些指引與方向。


鄭琨鴻所長簡歷
現   任
中興大學圖資所副教授兼所長
中興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學   歷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數位學習領域博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碩士
研 究 領 域
擴增/虛擬實境設計與應用、數位學習研究、學習行為分析、數位內容設計、數位人文應用
109年懷璧獎得獎教授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教 授 課 程
研究方法、數位學習概論與實務、多媒體技術與應用
  • 萬事起頭難之找尋研究方向
    如果同學針對找尋研究方向,完全沒有想法,鄭老師一開始在訪談中提到可以從兩個方向去尋找: 第一,當同學要開始做研究,一定要從文獻開始,好的題目都是從文獻堆積而來。通常在寫文獻探討或研究動機時,都會去強調研究缺口,就是別人做過的研究,還有什麼是值得做的,這就是可以做的方向。方向也要跟自己的興趣結合,一定是從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去找相關的文獻。鄭老師提到,如果同學要從沒有興趣的主題找尋也行,可以在自己搜尋的過程中,發現文章中提到的某一個點是有興趣的,就可以切入!但鄭老師還是會希望同學能從平常有接觸的事物去尋找研究方向。 第二,鄭老師提到大部分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生為跨領域居多,所以建議同學在題目找尋,也可以從自己本身的專業去延伸,若是摒棄了原本的專業,會滿可惜的。 另外,老師也鼓勵同學,碩一時如果有機會,就去當老師的研究助理,可以大概知道這位教授在做什麼研究,或許可以從裡面找到有興趣的主題,若是沒興趣也沒關係,同學能從中學到一些做研究的方法,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研究方向的探索。

  • 發掘論文題目
    接著,針對如何發掘論文題目,鄭老師也做了以下的分享: 『論文題目比起研究方向更具體一點,例如同學想做「學習行為的分析」,這只是一個方向,不能變成一個題目,因為「學習行為」的範圍很廣,必須確定是什麼樣的學習? 以及是在什麼情境下? 這些確定後最後就可能成為題目。研究是要講究科學,所以題目要很精確,是要可以回答的。』 所以老師也再次強調,閱讀文獻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針對看英文文獻,可以運用一些策略抓重點,因為比起看中文文獻,英文文獻的深度比較夠,探討面向也比較廣。鄭老師在訪談中也建議同學,可以先看摘要,了解哪些議題被探討,接下來可以直接看研究問題與方法,這樣就會知道這一篇文章大概在做什麼研究。 老師也提到可以看文章中最後的「未來研究建議」,很多未來研究建議是作者當下沒辦法去做,或者比較難執行,所以在那個研究中就沒有做到,因此寫在未來研究。因此,鄭老師建議同學也可以綜合2-3篇的結論,或許作者們都提到某一個未來研究的點,這就能提供同學一個方向。這樣的方式一天可以讀2-4篇,就會對自己想要做的題目,有更清楚的架構。

  • 閱讀及搜尋文獻技巧
    在看文獻方面,大多數的同學都會害怕讀英文文獻,鄭老師訪談中也給同學一些閱讀文獻的建議: 『由於每個人程度不一,若是剛接觸新領域的話,可以先從中文開始閱讀,不錯的中文文獻會去引用英文文獻,運用滾雪球的方式,從簡單的切入,比較容易閱讀。』但鄭老師還是建議同學能延伸到英文文獻,讓自己慢慢熟悉讀文獻的感覺,就會覺得沒有那麼困難。 在搜尋文獻方面,老師也提供了一些搜尋技巧: 『基本上就是要選對關鍵字。例如輸入〝virtual reality〞的關鍵字,搜尋結果一定很龐大,這時就要從本身的領域,再慢慢去限縮。限縮到一個程度後,可以去找review paper(評論文章),這其實是作者已經在某個領域或題目的研究分析,同學就可以從這一篇再去延伸。這也是利用滾雪球的方式,從review paper找到某一個主題的相關文章。』老師也建議同學,看review paper必須認真從頭看到尾,因為作者已經幫忙整理好重點,大部分review paper也都會給一些研究趨勢的建議,就可以從中找出研究方向。

  • 如何有效率完成論文
    同學們剛進研究所都會很希望能在2年畢業,因此若要有效率完成論文,鄭老師在訪談中提醒了同學: 『修課要先規劃好,因為每一個系所規定不一樣,以圖資所來說,如果要2年畢業,碩一時要努力一些,還要估算準備提計劃書的時間,有些系所又會規定要修到多少課之後,才可以提proposal,所以是有很多門檻的,因此建議學生在自己修課上要規劃好。』 鄭老師也提到,有時候論文題目會從修課的過程中慢慢醞釀,甚至在修課的時候,老師要求做的題目就可能是你未來碩士論文的題目,這個時候就可以有所準備。也建議同學要學會自律,事先規劃好要幾年畢業,若漫無目的,畢業年限可能會一直拖。

  • 研究遇到瓶頸,該如何突破?
    研究遇到瓶頸是寫論文很常見的問題,鄭老師建議最直接、最有效就是找指導老師。老師提到,有時候自己在家裡、在研究室一直想不出解決方案的時候,若直接找指導老師談,也許老師1-2句話就能幫忙破解問題。雖然有時不一定能破解,但老師可能會給同學醍醐灌頂,因此找老師討論是最快速方法。 鄭老師也坦言,有時研究結果的資料跟原本預期的不一樣,比如說量化研究都會想看到有顯著、有差異或是有相關,可是資料分析不如預期時,同學就會擔心需要重做。這時候指導老師就很重要。可以先跟老師提到遇到的困難,基本上老師比較有經驗,可以協助檢視研究結果是否有其他可詮釋的意義存在。若是真的要需要重新收集資料,也許可以調整其中的變項或問卷題目。 因此,整篇論文雖然多是自己努力的,但在關鍵的時候或是問題卡關時,指導老師可以提供給指示,幫助同學快速找到解決的辦法!


  • 給研究生們的期許及勉勵
    由於正逢許多研究生即將畢業,鄭老師在訪談最後也給予同學一些鼓勵的話: 「要享受做研究的過程,寫論文是一種修練,也是培養自己論述跟批判能力的過程,寫作也是一種論述能力的養成。」 鄭老師也提點正在研究生涯中的同學,珍惜研究所同儕滿重要的,在任何領域都一樣,遇到論文卡關時,同學或學長姊是討論與相互打氣的重要夥伴。最後,老師勉勵同學要好好跟自己的指導老師相處,如果沒有再繼續求學,論文指導教授可能就是求學階段的最後一個老師,更會是影響一生滿重要的人。鄭老師分享他從博士班指導老師學到很多,到現在還會常向老師請教問題,與老師討論的過程中,除了能學到寫論文或做研究的方法,也可以從指導教授身上學到做學問的態度。 透過這次鄭老師專訪,對於還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迷惘中的同學,期望此篇訪談文章能提供寫論文、做研究的各種技巧與指引方針。

    ★更多學術能量影片請見:圖書館學術能量影音專區
上一篇回目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