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 2010.01|發刊日 2019.03|第 40 期
特別報導 百年校慶專書-與你共話中興 數位資源組‧
方光乾/賴麗敏

百年校慶專書-與你共話中興 新書介紹

 

B2-1

 

書名:《共話當年:中興大學與鄰里居民互動的回憶》

作者:蔡宗憲

ISBN:978-986-05-8458-5

出版日期:108年1月

定價:350元

規格尺寸:平裝 / 106頁 / 17 × 21 × 3.5公分  彩色印刷 / 初版

 

【校長推薦】

  中興大學從早期的農林專門學校歷經台北帝國大學時期到現在的綜合大學,一路走來除了是中部大專院校發展的重要指標外,本校發展從早期的擴增校地、開闢興大路、綠川截彎取直,到近代的農夫市集、商家贊助社團活動等都和周邊鄰里息息相關,作者透過訪談興大鄰里居民的記憶,在記錄不同面向的校史同時也是另類的社區營造,本書開啟了校園與里民互動的新契機,在良性互動下,期盼未來能共創更多更美好的回憶。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推薦

  中興大學創校至今已將屆百年,僅在臺中的發展,也已超過七十年。七十餘年來,中興大學與鄰里居民之間,看似親近,又有些陌生。許多校園的變化,里民們都可輕易見到,甚至參與其中,卻未必知曉其中因由。您是否曾好奇,鄰里居民對興大有什麼印象、想法,或是情感?其實,在我們未必知道的角落,許多人的互動產生了,流傳出來的化作故事,存藏心中的成為回憶。本書帶領您去追尋興大師生與鄰里居民的過往,故事也好,回憶也好,都是獨特的。

~中興大學圖書館館長林偉推薦

【內容介紹】

  為配合中興大學百年校慶,出版中心著手規劃校史系列叢書,本書是第一本專書,它記錄著中興大學從1919年創校至今,已將近百年間的變遷。學校從原先一望無際的田野到如今人煙日益稠密,逐漸形成都市化的景觀,這百餘年的變化學校並非孤立地在南郊發展,它與鄰里居民之間有各種互動,然而,這類來自圍牆外的校史訊息,通常都被忽略了,其實,透過鄰里居民的視角,可以看到不同面向的興大,例如早期為擴增校地,徵收過程校方與鄰里的爭執演變到中興湖成為中部地區大專生情侶約會指標地點之一,馬桶造形圖書館更是校外學生埋首苦讀準備各種考試的秘密基地,黑森林集結了每日晨運的民眾及社團等等,興大已成為一個開放式校園。

  本書結合了校史文獻與里民訪談,生動地再現了早期的農學院圖書館、省立時期的女生宿舍、興大五村、魚池、現今及中興湖開挖過程、 921地震圖書館人龍搬遷過程、「農學院」 10週年院慶的昔日的風光及鄰里活動等等,也鉤勒了「興大康橋特區」的遠景。閱讀本書彷彿坐上時光機感受以不同的形式塑出不同時期的大學城,換起讀者的層層回憶,值得細細品味。

【歷史照片】

B2-2

1954年左右的省立農學院圖書館

B2-3

省立時期的女生宿舍大門

B2-4

早期的興大五村,眷村標示牌已不可尋

B2-5

早期魚池,入口右後處的房舍供工作人員休息及存放物料

B2-6

1977年完工後中興湖,可清楚地看到湖畔工寮與小土丘

B2-7

今日的中興湖

B2-8

1949年農學院慶祝10週年校慶,矗立於國光路上之精神保壘

B2-9

921地震後圖書搬遷人龍傳書

B2-10

2017年健康步道啟用典禮鄰里活動

B2-11

興大康堤

 

【作者介紹】

  蔡宗憲,嘉義人,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並兼任校史館組組長。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社會與文化,撰有《北朝的祠祀信仰》、《中古前期的交聘與南北互動》等書。近年在校史館曾策劃〈老幫手的告別樂章〉、〈印象之外〉、〈共話當年-中興大學與鄰里居民互動的回憶〉及〈下一站,姊妹校〉等特展,以小事物為觸媒,述說生動而饒富興味的校史故事。

【目錄】

引言

形塑中的興大特區
‧男齋女軒:學生宿舍的變遷
‧興大眷村的起落
‧興大特區的形塑

舊門與新門的轉換
‧國光路舊校門的回憶
‧興大路新大門
‧興大入口景觀的營造

池隱湖興的風光
‧雙池
‧中興湖

來自牆外的校史記憶
‧不同視野下的學校事物
‧興大周邊環境的變遷
‧生活圈內的興大校園
‧農學院—興大印象
‧天災地變下的興大記憶
‧興大的特色與特產
‧與學校師生的互動
‧鄰里居民對興大的期許
‧訪談名單

興大學生的校外守護者
‧戰時與戰後的學校記憶
‧將心比心、打金戒指給房客當紀念的房東

開啟互動新契機
‧地方文史編撰的經驗交流
‧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

採訪絮語
‧跨越雙重藩籬 ─ 徐旻勤
‧邁出舒適圈 ─ 左擎
‧重探口訪彼端的世界 ─ 趙奕儒
‧大學概念的再認識 ─ 陳弘逸

後記

參考資料

 

【出版中心近期好書出版】

B2-12

書名:《流動與對焦:東亞圖像與影像論》

主編:解昆樺

作者:上原究一、王萬睿、何寶籃、陳建源、陳碩文、黃雪蕾、楊傑銘、劉淑貞、解昆樺、蕭涵珍、謝瑞隆(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ISBN:978-986-05-7926-0

出版日期:108年1月

定價:420元

規格尺寸:平裝 / 422頁 / 14.8 x 21 x 2公分  彩色印刷 / 初版

 

【內容介紹】

  本書取材多元豐富,聚焦於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為主要的「東亞」場域,關注的對象包括東亞在政治及文化中所生成的「圖像」與「影像」,從孫悟空的形象、亞細亞航空的制服、亞洲人的父親臉譜、社會主義中國的蘇聯電影、韓國電影中的巫俗文化,以及台北 228公園紀念碑等,以圖像影像為支撐點,架構出一個東亞圖像與影像的群集,成果可謂相當豐碩;而各個主題既可分開閱讀,彼此之間也形成一個有機體,涵蓋及取材的層面廣泛,可從嚴肅的文學到一般的流行文化,探討其中所包含的圖像與影像,在不同時代所蘊藏的意義,透過文字的陳述,呈現東亞圖像與影像的現代及後現代性。

  本書分成「服飾語彙」、「藝文轉譯」、「家國身體」、「神靈再現」四個單元,集合國內外大學11位學者多年研究的心得與成果,以台灣作者為主體,也包括任教於日本及英國的海外學者,乃集思廣益之作,從多面向的觀點提供東亞相關圖像與影像的論述,內容別出心裁,相當值得讀者細細去品味。

【目錄】

東亞圖像與影像導論 解昆樺

單元一:服飾語彙
‧孫悟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小說文本和肖像造型之間 上原究一
‧亞細亞的新制服:日亞航與其制服設計中的台灣、中國性與南國想像 陳建源

單元二:藝文轉譯
‧新的想像、異的誘惑:《藝術旬刊》中的異國文藝譯介 陳碩文
‧「三言」的傳播與改編:論式亭三馬的合卷《昔形福壽盃》 蕭涵珍

單元三:家國身體
‧父親的臉譜—從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系列看亞洲父親的眾生相 楊傑銘
‧「東亞」的誘惑: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與進步殖民主義的迷思 王萬睿
‧英雄主義與庸常趣味:蘇聯電影在前社會主義中國 黃雪蕾
‧魘的監看:「二二八」及其再現政治 劉淑貞

單元四:神靈再現
‧韓國電影中巫俗文化的再現與象徵 何寶籃
‧侯錚編導《天后》電影作品之敘事研究 謝瑞隆

 

【國立中興大學出版中心】

1. 線上購買EASY GO

2. 書局門市

‧敦煌書局中興門市(中興大學圖書館一樓)

‧誠品書店R79 (中山地下書街)

‧全省各大門市

3. 線上購書: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五南國家書店灰熊讀冊

上一篇回目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