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 2010.01|發刊日 2018.12|第 39 期
電子資源 小心!別掉入 「假期刊」陷阱 數位資源組‧蕭麗瓊/黃俊升

  在學術界,教師及研究人員將研究成果交付學術期刊,正式刊行後提供付費訂閱,然而在期刊訂費高漲情勢下,公開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OA期刊)漸漸盛行,出版經費改由作者支付文章處理費(Article Process Charge,APC)給出版社,不僅可讓學者的研究成果快速傳播,同時因自由閱讀而擴大讀者群,達到知識的公平分享,學術影響力得以快速延伸。原是美事一樁,但此時許多不肖出版社也趁勢悄悄竄起,大行貪婪取財的「學術詐騙」,這些掠奪型出版社(Predatory publishers),假學術期刊之名,行黑心騙錢之實,近年來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不察,辛苦寫的論文付諸流水的相關報導。

 

  在近期新聞報導中,國內外大學教師及研究人員受到詐騙,起因為收到假冒國際期刊出版社邀稿,或是研討會邀約信函,內容標榜「快速刊登」、「保證錄用」、刊物被知名的大型「資料庫收錄」、有「同儕審查」等字眼,對許多有升等壓力急需發表論文的師長來說,這些資訊都極具吸引力,然而,這些惡質期刊出版社誘使師長上鉤後,便要求支付高額文章處理費用(APC),一旦投稿者發現是「假學術期刊」後,基於一稿不兩投的學術慣例,要求撤下的過程中,又被再度索取高額的費用。看報導中師長義憤填膺的描述,累積多年的研究成果原本已準備發表,卻因一時不查而掉入陷阱,不但是個人財務及精神上莫大的損失,也造成學術資源極大的浪費,需要公開譴責此學術騙局並請師長務必小心留意。

F3-1

  其實,多數合法期刊並不會發送邀請信函給個別研究人員,因為這些學術期刊本身的拒絕率相當高,因此在此呼籲,當校內老師或研究人員在您的信箱,收到國外有關研討會或不明期刊出版商的邀稿釣魚電子郵件,內容宣稱保證快速刊登,請務必查證該期刊出版社的可信度,認清期刊品質真偽,勿落入掠奪型出版社的圈套,造成無可挽回之遺憾。

 

如何辨識期刊品質真偽

以下列出可供辨識期刊品質項目,供老師或研究人員參考,可依此評估可靠期刊出版社,避免掉入掠奪性期刊陷阱:

 

一、 檢視該期刊出版社網站所提供資訊

(一) 期刊出版處理具同儕審閱(peer review)機制。

(二) 明確列出出版社與期刊名稱,有真實確切的地址與聯絡資訊(有出版社專屬的 E-Mail 帳號,而非個人yahoo或google私用帳號)。

(三) 明確列出主編與編輯群姓名可供查證。

(四) 明確說明作者應支付的文章處理費用(通常APC費用美金1000-2500不等,過於低價的APC,合理懷疑是掠奪性期刊的誘餌)。

(五) 明確說明刊出文章版權宣告與授權條款,作者人格權與著作權問題,以及對不實文章的處置方式。

(六) 要求作者聲明著作內容客觀公正與公開所接受資助經費來源,聲明編輯與審稿者立場中立公平並迴避相關利益衝突。

(七) 提供標準投稿系統(例如一般出版社會以ScholarOne讓作者上傳論文,掠奪性期刊則常要求透過電子郵件寄送,上傳方法非常簡陋)。

 

二、利用「開放近用期刊目錄」查證期刊

  開放近用期刊目錄(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提供高品質並具有同儕審閱的OA期刊目錄與索引,可以查證期刊刊名與出版社相關資訊。

 

三、利用WOS等學術索摘資料庫查證期刊品質

(1) 期刊有被學術性索引摘要資料庫所收錄,可直接進入本校訂購Web of Science(WOS)等資料庫進行查證。

(2) 宣稱期刊有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期刊排名與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進入本校訂購JCR資料庫查證。

 

四、多方查證期刊

  利用學術社群媒體 ResearchGate,或網路資訊Google Scholar等,查看期刊主編或編輯過去學術產出及的詳細資歷等資訊;可詢問所屬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學者或圖書館,對此出版社與期刊的了解情形。

 

參考書目

Cobey, K. (2017). Illegitimate journals scam even senior scientistsNature, 54(7670), 7. 

林慶祥(2018年9月25日)。〈心血論文遭綁票 教授博士忍痛付錢贖回〉。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923soc001/

林慶祥(2018年9月30日)。〈騙投稿假期刊盛行學術論文詐騙術曝光〉。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926soc002/

林健生、賴世杰(2018年9月25日)。〈假國際學術期刊「綁架」論文詐騙學者〉。公視新聞網。取自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07584

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85),1-21。http://depart.femh.org.tw:8080/upload/2016_03_16_0443070.pdf

洪翠錨(2017年5月16日)。〈慎防「學術詐騙」停!看!聽!〉。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取自http://tul.blog.ntu.edu.tw/archives/17601

曾慧芬(2014)。〈你不可不防的山寨期刊〉。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館訊,第20期。取自http://www.lib.nchu.edu.tw/static_html/lib_newsletter/news_201403/news_201403.shtml#22

辜美安、賴金英(2016)。〈學術著作投稿的陷阱:掠奪型期刊〉。台灣醫學。20(2)。216-221。http://dx.doi.org/10.6320/FJM.2016.20(2).11

上一篇回目次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