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的時候,更要勇敢微笑;真實事件改編,震撼重現二戰烽火下孩子們的純真勇氣。
本片改編自芬妮的回憶錄,真實刻劃二次大戰期間,猶太孩子們逃離納粹迫害的親身經歷。
二戰期間,芬妮的父親因為猶太身分被抓進集中營,情急下母親將芬妮三姊妹託付給郊區學校尋求庇護,盼能讓稚嫩的生命安然成長。但好景不常,人人自危的社會氛圍舉報連連,納粹魔爪也以極快速度深入鄉間。為了保命,孩子們必須努力忘記出身,用假身分移往更安全的地區。一次逃難過程中,孩子們被迫與大人分散,十二歲的芬妮必須肩負起保護孩子的責任。每個小不點,都是活生生的一條命。芬妮努力藏起恐懼,懷抱著無比的勇氣,決心率領大家平安抵達瑞士邊界,逃出戰火威脅

從一個平凡書商變成電影教父,英國攝影巨擘艾德華邁布里奇擁有如電影般的傳奇人生。1870年代,艾德華因為成功捕捉到一隻馬的奔跑過程,完成史上首次的高速攝影創舉,成功推動了電影產業的誕生,擁有如教父般地位的他,卻因為槍殺妻子情夫的醜聞而受審…

阿東(余文樂 飾)從小因父親工作離家無力安頓家庭,身為長子的他需獨自照顧飽受病患折磨的母親 (金燕玲 飾)。但母子二人情緒互相牽動彼此對立,猶如一場漫長的困獸鬥。一天,阿東如常替失禁的母親沖洗,因為爭執拉扯間發生意外,導致母親死亡。阿東的父親大海(曾志偉 飾)驚覺一直逃避的問題釀成悲劇。獨居多年的他在愧疚和孤獨驅使下,接受醫院建議,將阿東接到自己的隔板房暫住。
我們是對方的魔鬼,更是彼此的英雄。
故事從這裡開始。兩個背負沉重愧疚的大男人只剩下對方,但是蝸居在狹小的房間內的親人卻是彼此最不能面對的過去。當二人一步一步走出過去的陰霾枷鎖,在狹縫間建立關係,更大的壓迫卻來自社會…
「一念無明」片名解讀。一念指念頭,一念生萬念,說的不只是一個念頭,而是不斷堆疊的思想;無明就是不明白、不知道、沒有智慧的意思。
人不能看清實相,在生命中不斷互相傷害,同時折磨自己,乃是出於自身的無知和執著。

來自山口縣一對夫妻的真實故事,一位歷經四次癌症手術的丈夫不離不棄照顧罹患阿茲海默症妻子12年的歲月。
妻子一天一天將遺失兩人的回憶,漸漸變得像個小孩,而他總能用無限的愛與包容陪著曾是音樂老師的妻子哼著最喜愛的曲子,牽著她的手相伴一生。「愛是世界上最好的藥物」即使時光和回憶無情地流逝,他們的愛永遠都還在.…

故事描述男主角陪他兒子一起前往波士頓申請大學,進而引發一場信心危機,並在片中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選擇。
布萊德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與舒適的生活。他跟嬌妻梅蘭妮與擁有音樂才華的兒子特洛伊住在一起,乍看人生很美好,但布萊德卻開始質疑,這是否真是自己在大學時期所嚮往的…。在帶著兒子去申請大學的旅途當中,布萊德不得不將自己現在的生活,與他大學時代的四位朋友相比:一個好萊塢巨星、一個基金公司創始人、一個科技企業家,以及一個有權有勢的政治專家暨暢銷書作家。他羨慕他們迷人的富裕生活,也跟著懷疑自己是不是當中過得最好的那個。當布萊德遇到困難,必須靠他這些朋友的幫助才能解決時,他開始真正懷疑自己的人生是否徹底失敗?而這趟跟兒子的旅途,是否能讓他豁然開朗,找到人生的嶄新出口呢?

經歷了15天的生死考驗之後,一群倖存者終於被救出崩塌隧道。劫後餘生的他們相約每周五聚會,分享生活經歷與煩惱;有人決定向父母出櫃,有人想要修復破碎的家庭,有人卻陷入困惑。他們都想把握人生第二次機會,尋找新夢想、新希望,讓生活更美好,但離開隧道後的生活才是考驗的開始。

他是奧吉,一個遺傳罕見基因,天生臉部有殘缺的男孩。一出生,醫生就斷定他活不過三個月,但奧吉卻憑著旺盛的生命力活了下來,經過大大小小的面部整容手術,他逐漸朝「正常人」的路走去,但五官仍然非常扭曲,像有人用大鉗子把他的臉從中間壓扁。小時候,他不論走到哪都戴著一頂太空人頭盔,因為唯有躲在頭盔之下,才不會引來別人異樣的眼光。
十歲這一年,奧吉第一次踏進學校,進入了醜的、胖的、和別人稍有不同就會被霸凌的殘酷青春期。就在他即將融入新學校之際,一場萬聖節的惡作劇把奧吉的自信打到谷地。惡作劇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故事發生在世界文化遺產之地,日本屋久島上,一群被誤認為是東京知名管樂團,其實是文化教室的業餘樂團,原來是屋久島區公所小職員樋口自己搞錯的一場大烏龍,但是當她發現自己邀錯對象,這些業餘團員也騎虎難下無法承認自己只是一群文化教室出身的練習生,騎虎難下的樋口只好硬著頭皮請他們:「繼續假裝是“本尊”吧!」但是眼看開演在即,究竟樋口和這群冒牌的「東京管樂團」,怎麼能為這齣鬧劇畫下句點?

《擬音》從台灣資深音效師胡定一的小小錄音室出發,40年來胡定一就是這樣,對著銀幕上的影像,一個人在放滿各種雜物的錄音室裡,跟著電影中的人物動作、場景變換、情緒起伏,用你無法想像的東西、無法想像的方式,做出各種你無法想像,卻又極度逼真、恰到好處的聲音。在觀眾看不見的銀幕的另一面,胡定一用一種沈默卻響亮的方式,參與了無數部電影的演出,也見證了台灣電影最輝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