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人文社會中心主任邱貴芬老師 |
|
新一期的館訊為大家介紹一位長期以來在台灣文學的研究上顛覆傳統、跳脫框架的教師-邱貴芬老師。邱老師本身所學的專長為英美文學,然而身為知識份子的本能,以及對臺灣斯土斯民的關懷與愛護,長久以來努力耕耘將原本台灣文學的內涵注入更多的研究元素,不但豐富了台灣文學的多元學術面貌,更為台灣文學的研究開創出一條新的康莊大道。 |
|
台灣文學新樣貌
邱老師自90年代開始投入台灣文學的研究之初,當時的台灣文學之研究尚未有學院的建置,為突破現有研究的框架限制,除了將後殖民、女性主義等理論融入並豐富台灣文學研究的內涵以外,更在1990年代末將記錄片納入新的研究元素,使得台灣文學的研究透過大量影音形式的各種題材與探索,擴大了台灣文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另一方面,邱老師更重視台灣文學與世界其他文學與文化之間的對話,建立台灣文學與全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而中西文學的融合是一條很複雜又艱辛的漫漫長路,這樣的過程也許遭遇傳統與創新之間許許多多的磨合與衝突,但不同文學之間歷經長期不斷的激盪與萃煉,終究蛻化成美麗且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
近年來邱老師更著眼於將台灣文學學術成果多元化的呈現;她與資管系陳育毅老師合作,以數位技術呈現台灣文學的相關作家史料與作品;同時也開發具有深度文化與人文內涵的APP,透過電腦或手機等不同載具來展現多樣化面貌的台灣文學。在她人社中心主任任內所成立的人社中心數位團隊,目前更規劃站在與中研院、及其他中部地區大學合作數位計畫的基礎上,與台中市政府共同推動中部數位中心,整合文化局、科技部人文司、台灣文學館、中研院等產、官、學界諸多異業單位的合作,打造台中數位人文城市。 |
知己知彼,先從瞭解期刊的屬性著手
說到國際期刊的投稿,邱老師認為人文社會學科領域的學科性質與自然理工學門學科性質不同,無法比較。人文社會學科的學術文章的產出多為一人獨立著作,且蘊釀需要比較久的時間,一篇正式出版的文章,從開始作研究到撰稿完成通常超過一年的時間,然後投稿,再經過4-6個月的審查,再來回修改,因此一部學術作品從撰寫到完稿出版再進一步被另一篇正式期刊論文所引用,至少需4-5年的時間。因此建議研究生如欲投稿國際期刊,切勿閉門造車,務必先暸解相關期刊的性質及原則,再依據期刊性質來撰寫論文,如此才能提升投稿的成功率。另一方面,邱老師也認為國內的期刊投稿跟國外的期刊投稿寫作方法相當不同。由於國內外的學術社群不同,所關注的議題與討論方式也不一樣,論文撰述自然有所不同。無論國內外期刊的投稿,須考慮不同期刊的取向,有的刊物偏重史料的蒐證與論述,有的則偏重理論的辯證,因此不同學科間之學術語言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例如華語電影潮流的相關議題,投稿者本身需先暸解相關研究的脈絡與發展,藉由前人的研究歷程來檢視並修正自身的研究。同時邱老師也提醒研究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均需穩紮穩打,才能在每一次學術表現都能展現屬於自身學術成果的亮點。
對於從事台灣文學相關研究的師生,邱老師認為台灣的文學與文化產業,國內市場太小,須要拓展全球市場來支撐這些產業的永續發展。如果全球東亞研究的課程能納入台灣文學或文化的相關教材,對於學院和文學文化產業都會有相當正面的效應。培育國際觀,「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是值得努力的目標。我們需要更多的數位推廣,以及更多的國際出版論文來協助文學與文化產品開發全球空間與市場。除了勉勵著眼於研究上的國際視野發展方向以外,更建議師生可多利用科技部與教育部的資源,如頂尖大學經費或參與國際交換學生,加強台灣文學領域與國外相關的交流,以便增加自身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
盡心盡力,做好學術交流的橋梁
邱老師長久以來在英美文學與台灣文學之間努力扮演「橋梁」的角色,充分展現了「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本色,努力將本身所學的學術專業研究傳達給廣大的莘莘學子。對於圖書館承辦出版中心業務所面臨人力及經費上的困難,以及校內仍有些出版相關的部份業務沒有整合,因此她呼籲學校應該正視出版中心的重要性,學校應該相對給與圖書館在法律及行銷方面充分的人力與經費支援,並進一步勉勵未來出版中心應朝向國際化發展,以增加本校師生學術出版品的國際視野與發展。除了肯定出版中心在扮演傳達本校各學科之間的傳播與交流的努力,邱老師也相當認同圖書館在扮演館藏與全校師生研究之間的學術橋梁;亦即優良的學術出版其背後必須有充分且優良的學術期刊館藏做為研究支援的強力後盾,而圖書館正是扮演中介橋梁的重要角色,透過諸多不同管道如各學科期刊讀者利用教育、教導師生從事國際期刊的投稿寫作、關注並投入相關學科期刊的發展,協助全校師生參與學術期刊或專書出版品的傳播與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