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這一天有兩件事吸引了國內與全世界的注目,在美國,一直保持高度神秘的iPad終於公開發表,且有美國五大出版社支持,一時間,iPad與Amazon Kindle的競爭正式浮出檯面,許多人都在關心iPad對電子書的影響究竟會如何發展;在台灣,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於當日開幕,電子書可說是整個書展的焦點,不但媒體大量報導,展期中更有多種電子書產品的展覽、多場演講與研討會,產生一種電子書時代已來臨,跟不上就落伍的氛圍。
除了上述兩件熱門新聞,2009年8月31日行政院核定通過「數位出版產業發展策略與行動計畫」,計劃在5年內投入21.34億元,希望促成數位出版產業1,000億的產值,推動10萬本中文電子書進入市場。短短半年內,電子書似乎成了超級明星,每個人都必須趕快去瞭解並學習使用,但是,電子書並不是新產品,它已發展一段時間,只是最近開始進入高成長階段,因此吸引業界與政府單位注意,投入更多資源,想取得領先地位,獲得更大利益,故而競爭白熱化,一般讀者也愈來愈留意最新的發展狀況,若對電子書最新發展有興趣者可參閱「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協會電子書論壇」。
電子書的發展
電子書建置
電子書的興起與電腦的軟硬體、網際網路的發展息息相關。早在40年前,1971年就有「古騰堡計畫」(Project Gutenberg)展開電子書的建置,至今已超過3萬本電子書可免費下載。「線上書頁」(The Online Book Page)從1993年開始,至2010年2月也超過3萬5千本免費電子書可利用。日本則有「青空文庫」,蒐集的作品以明治至昭和初期居多。在國內,大家較熟悉的有金庸與瓊瑤的小說、中國古典名著以及一些宗教經典(主要為基督教、佛教、道教)。
上述的電子書剛開始是以逐字輸入的方式建檔,既辛苦又慢,也比不上紙本書漂亮,後來有採取光學字元識別(OCR)加校對的方式建檔,近幾年以掃描輸入或原稿就是電子檔的則愈來愈多。
電子書的閱讀
電子書的閱讀早期是在終端機上進行,之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曾風行過一段時間,而利用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閱讀則更普遍,近幾年又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電子書專用閱讀器。這些閱讀器的功能初期是以電子書閱讀為主,然面對市場競爭,功能也隨之愈多愈強,但是一個多功能的閱讀器反而可能讓使用者被各種功能所吸引,減少閱讀電子書的次數,這是產品定位的難題。另外有些多功能行動裝置,並非專用的電子書閱讀器,同樣可用來閱讀電子書(如iPad)。這些電子書與閱讀設備初期只提供單色文字閱讀,演變至今已成為有圖像與聲音的彩色畫面,且更加輕薄,甚至如紙本書一般可彎曲,愈來愈吸引人利用。
Skiff Reader ─可彎曲的電子書閱讀器
(圖片引用自:Skiff Reader網站)
|
電子書要素
何謂電子書
廣義而言,電子化形式的圖書都可稱為電子書,電子書要能閱讀必須要有內容(書)與載體、通訊傳輸等要素(通訊傳輸不在本文探討範圍),部份媒體將電子書閱讀器視同電子書,稱電子書閱讀器為電子書,這種混淆容易誤導讀者,產生錯誤的認知。
電子書內容
就電子書的發展歷程與格式而論,電子書大略區分為:聲音檔電子書、TXT文字電子書、PDF電子書、Flash電子書及專屬閱讀器的電子書。
聲音檔電子書只有聲音沒有畫面。TXT文字電子書的發展歷史較久,其純文字檔格式適合在各種平台閱讀。PDF電子書是目前使用最廣,也是學術界使用最多的格式。Flash電子書具有良好的影音及互動效果,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故以幼教類或繪本為主。專屬閱讀器的電子書目前沒有國際標準的規範,造成各家規格不一,各家電子書僅能在自家的閱讀器上閱讀,只有支援業界標準(如:ePub)的電子書可互通,或透過軟體功能讓其他廠商的閱讀器可閱讀自家的電子書(如:Amazon的電子書可在iPhone與iPod Touch上閱讀)。
媒體目前相當關注電子書銷售量的高成長,尤其當Amazon宣佈2009年聖誕節當天電子書銷售量首度超過紙本圖書時,有人認為電子書時代已來臨,然而到目前為止,電子書的銷售額在整個書籍市場所占比率還是微乎其微,美國是全世界最大也是接受度最高的電子書市場,2009年電子書銷售額雖是高成長且成為熱門話題,但也只占全部書籍銷售額的1.6%,電子書的數量尚無法滿足不同領域、不同身份讀者的需求,所以部份讀者或消費者可能會因此猶豫是否要買電子書閱讀器或加入訂購電子書的行列。
電子書閱讀載體
以媒體區分,電子書可分為錄音帶有聲書、CD有聲書、光碟電子書(CD Title)、網路電子書及電子書閱讀器電子書等。錄音帶有聲書與CD有聲書是透過錄音機和CD播放器(CD Player)聆賞;光碟電子書以光碟為載體,大多以互動式學習為主(如:Living Book、遠流出版的《老鼠娶新娘》等);網路電子書通常透過網路檢索下載電子書;電子書閱讀器電子書除無版權疑慮的書之外,其他的就必須付費才能取得書的內容。
從上述可知,閱讀電子書不一定非得電子書閱讀器不可,可以閱讀電子書的載體就有個人電腦(PC)、筆記型電腦、手機(如:iPhone)、iPad等,只是因為缺乏共通的國際標準,因此在某一種載體上可閱讀的電子書未必能在另一種載體上呈現。
雖然有各式各樣的閱讀載體,但電子書閱讀器會特別引起注意主要是因為2009年銷售量的高成長,2008年一年賣出約70萬台,到2009年瞬間成長到約300多萬台,2010年預估約900多萬台,基於龐大商機,吸引甚多廠商進入電子書與閱讀器的市場,許多人也以為大家都是用電子書閱讀器來閱讀電子書,但是根據Bowker公司統計,2009年讀者閱讀電子書時最常用的載體並非專用的電子書閱讀器,而是筆記型電腦與個人電腦,兩者合計以40%居首,大幅領先Kindle的28%,iPod&MP3則占12%,iPhone占6%,Sony占5%。未來哪一種載體在閱讀電子書方面會勝出尚待觀察,當各種載體受到技術進展與使用者接受度等因素影響之後,是一種獨占鰲頭或多種並列,目前尚難預測。
國外電子書概況
商業性電子書
全世界最大的電子書市場在美國,較著名的營利組織與產品有Google的電子書計畫,目前已有1,200萬冊,Amazon Kindle有35萬冊電子書可選擇,邦諾(Barnes & Noble)的Nook超過70萬冊,Sony eBook Store 的閱讀器PRS-300和PRS-600可選讀的約120萬冊,iPad剛發表,在電子書市場的表現會如何還不明朗。雖是群雄並起,然而,Google遭到多方的抵制,其中包括亞馬遜、微軟和雅虎等業者組成的「開放圖書聯盟」(Open Book Alliance),美國司法部於2010年2月4日亦發表聲明反對Google與作家及出版商的和解協議,並將其建議送交審理的法院,但法院並未在2月18日的公聽會做出裁決,使得Google所掃描有版權爭議的圖書還無法公開販售。除大廠外,許多出版社也以個別或聯盟的方式提供電子書。日本的電子書以漫畫為大宗是其特色,歐洲對電子書的接受度則還是相當保守,中國是龐大的中文市場,電子書閱讀器銷售量成長迅速,漢王是其最大的電子書閱讀器供應商。
非營利性電子書
在國際間非營利組織規模較大或較著名可查閱電子書的有:「環球數位圖書館」、「歐洲數位圖書館」及「世界數位圖書館」等。「環球數位圖書館」(The Universal Digital Library,UDL)是由美國、中國、印度與埃及等國的大型圖書館所合作建置,數位化圖書已超過百萬。「歐洲數位圖書館」(The European Library)是結合48個國家圖書館、35種語言館藏的網站,並以此為基礎,再加入博物館、檔案、文化遺產等資料建置Europeana網站,提供包含書籍在內的600萬件資料。「世界數位圖書館」(World Digital Library)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與各國的圖書館所合作建立,可用英、法、簡體中文等 7種語言檢索。此外,LibriVox免費有聲書是較特別的電子書網站。
國內電子書概況
相較於國外,國內電子書發展較特別的是2009年8月開始政府以政策及資金支持,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電子書與閱讀器的產品市場都還很小。硬體部份,許多廠商大張旗鼓熱烈投入,且部份廠商在全世界電子書閱讀器供應鏈占有重要地位,但內容的部份,出版社鑑於國內閱讀人口有限,因此希望以全球華文市場為目標,尤其是中國大陸的市場,但能否順利打入並取得一定的規模則有待觀察。
國內電子書營利組織與產品有遠流的Koobe Viewer,預計2010年4月要推出電子書閱讀器──「遠流金庸機」;城邦集團則提供在iPhone及Android手機閱讀有關生活及旅遊類的電子書;還有聯經、誠品與中時等都已投入電子書市場。
國內非營利組織的電子書大部份來自個人、宗教團體與圖書館。
國內大專院校電子書急遽成長
國內大專院校師生近幾年可使用的電子書冊數大幅增加,這與電子書聯盟的組成及國科會的計畫有密切的關係。
國內大專院校圖書館為降低成本,以有限經費購買更多的冊數,並簡化採購程序,先後組成幾個聯盟,希望藉由團體的力量爭取較佳的採購條件,而且加入聯盟的圖書館通常只要支付自己所採購的電子書費用,即可使用全部聯盟所訂購的電子書,因此短短數年,大專院校師生可閱讀的電子書冊數急遽成長。
國內第一個全國性電子書聯盟是2001年逢甲大學組織的「台灣電子書供給合作社」,約有40個會員圖書館,曾採購Netlibrary、Wiley、Safari、北大方正等出版社的電子書。
2005年逢甲大學再發起「學術資源倍增行動方案聯盟」,匯集台灣、香港48所圖書館,採購計42,000種/51,000冊的西文學術電子書。
「台灣學術電子書聯盟」成立於2007年11月,由中興大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及台灣師範大學等4校圖書館組成推動小組,共同負責電子書資源需求調查、採購及後續使用推廣事宜,中興大學負責採購。目前有92所大專院校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及國家圖書館參加,已增加約3萬多冊西文學術電子書。
2007年「技職院校技術研發中心」由教育部補助經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負責召集6大研究技術領域中的7個人才培育中心學校進行書單推薦與評選,採購與推廣也是由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負責執行,目前有30所技專院校參與。
「數位化論文典藏聯盟」採購的不是一般書,而是學位論文,由台灣大學圖書館召集,2009年有台灣、香港108個會員圖書館;2001年開始採購論文書目資料及全文資料,目前計有106,616筆資料,其中39%為 自然科學及工程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占61%。
此外,2006年7月國科會人文處頒訂「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作業要點」,截至目前為止已採購超過40萬冊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電子書,供全國大專院校師生及中央研究院使用。之後,人文處又於2008年8月推動「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第二外語研究資源建置計畫」,購置全國版的日、德、法語重要人社領域學術電子資源供研究社群使用,這些資料庫也包含不少的電子書。
如何使用圖書館與網路的電子書資源
電子書大多數以電子型態存在電腦中,少數儲存於光碟等媒體,因此幾乎都是透過網路進行查閱。若以個人電腦查閱電子書(非商業性下載),一般可分為網路免費電子書與圖書館的電子書,網路免費電子書資源可直接以搜尋引擎檢索,缺點是難以迅速且精準的查到所需的書,因此建議從一些圖書館或專業館員已整理好的電子書網站著手。
網路免費電子書
圖書館網站通常將網路免費電子書資源歸類在「電子資源」或「網路資源」,部份圖書館會取名為「公開取用電子書」(公開取用亦稱公開取閱、開放取用、開放取閱,英文通常稱為open access,簡稱OA),如台灣大學圖書館公開取用電子書網站。部份圖書館將網路免費電子書資源也整合到全館的資料庫清單中,其查詢方式參見下一段即可。至於專業館員個人網站通常也會將電子書歸為一類以方便查找,如姜義臺電子書網站,以上兩個網站是相當方便好用的電子書目錄網站。
圖書館電子書資源
個別圖書館的許多電子書資源是透過採購取得,因此使用時通常需要帳號密碼,若不是該館的合法使用者就無法從遠端進入。電子書一般歸類在圖書館網站的「電子資源」,現在以本館網站為例,說明如何檢索電子書(直接使用個人電腦或筆記型電腦): |